談過往習慣對於主人離開後狗狗負面情緒的影響

  #談過往習慣對於主人離開後狗狗負面情緒的影響

#大坑週
 
在我們無數「主人說狗狗有分離焦慮」而來上學的案例裡面,有大部分的狗狗其實很容易改善,這類狗狗的特色是:因為以前都沒自己在家過,要不是隨時有人在、都會被帶出門,不然就是都有他的狗狗手足陪伴(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但感情要不錯)。

這邊提醒一下,很容易並不一定是很快的意思,而是因為原因很簡單、沒有什麼重大負面經驗,所以基本上只跟狗狗目前生活的情境如何、主人能進行多少練習有關係,通常前段班都在一個月內成功讓狗狗可待在家8小時(在客廳、或夠大的房間/圍欄,不是關籠關到狗放棄喔!但可以的話狗不要看家那麼久比較好啦!) 均標是1~3個月,總之,越認真的主人、越好練習的環境,那就會進度很快。
 
這種類型的狗兒,做法的程序是:

1. 訓練師會先確認狗狗的社會化、日常作息、休息與活動的空間、主人出門後狗狗的反應強度與情緒曲線。對了,要有監視器,才能知道狗狗自己在家時,他反應有多強(此類型通常是叫10分鐘之內)、用什麼方法宣洩情緒(破壞、踱步、排泄、尋找主人氣味、試探性吠叫、抓門都很常見,能吃東西會很棒,不吃也算常態)、會不會消退(可能每隔一段時間會再發作一次)、會被什麼再觸發(下班時間、鄰居聲音、自己在家多久了...等)。
 
2. 把吃飯、運動、互動陪伴、主人匆忙要出門等事情放在正確的時間、給予充足的緩衝。早上既不陪狗也不遛狗,一起床就趕著上班的話,光是那急忙的情緒就會影響狗狗,導致狗狗難以冷靜看待。
 
3. 教導狗狗有用且可被接受的舒壓管道,如:玩抗憂鬱玩具、到床上睡覺,有的狗狗必須先從有人在時開始練習看另一個人離去。從需要人引導→人在旁邊看著→留守的人也離開。
 
4. 練習狗狗可跟主人在不同空間,不要急著出門,先從家裡頭不同房間開始練起。搭配3一起進行。
 
執行中,當然每家狗狗都會有需要再做調整與加強的地方,大概要注意的包括:
 
1. 每一回練習,哪怕是離開一分鐘就回來,也不要在單次累積太多離開的時間,狗狗的忍耐度有限,很有可能前三次可以,第四次就覺得煩或詭異了。舉個例子,錯誤練習:出去1分-回來待1分-出1-回1-出2-回1-出2-回1-出3-回1……。正確做法: 出1-回5-出1-回5-出3-回10-出3-回15-出5-結束練習。 如果狗狗適應良好,下回練習可從出3分鐘開始。

2. 在每一階層的難度,必須是狗狗表現得夠放鬆安定,才往下一個難度提升,不要狗勉勉強強捱過就馬上進階。

3. 要計算當天狗狗的身心狀態之承受度,還有外在干擾來設定每次難度。也不要為了練習而犧牲狗狗互動、外出、吃飯等日常重要行程。

這一種「因過往缺乏獨處經驗,導致主人離開後就很難受」類型的狗狗,多多少少也可能合併一些其實不大好的飼育習慣,會增加訓練的難度。在這邊想指出來兩個常見的,讓大家參考一下:
 
1. 會利用籠子、小房間、陽台、廁所等封閉空間或綁繩,去處罰狗狗,而沒有增強過這些事物對狗來說的好感度。如果想要狗獨自在家時,可以在某個限制的範圍內安心休息,那絕對不要先把這些地方,或有封閉性感覺的空間,變成讓狗緊張、不安、委屈、擔憂的監獄。負面經驗不只是來自在那個場所打或罵狗,長時間關他導致他焦慮不安也是、狗是因為害怕而躲進去的、總是運用籠子帶狗去他討厭的地方也都算喔。
 
2. 狗狗學會要求吠叫,而主人平常習慣於回應要求吠叫。要求吠叫指的是狗狗用吠叫的方法,讓主人提供給他想要的事情,如:食物、關注、玩具、外出、進房、開門、主人動作加速...等。回應狗狗吠叫,好處是建立了情感、互動的管道之一,但壞處是,如果狗狗沒有學會「識時務被拒絕而具備冷靜下來的彈性」,而是從來都習慣叫到主人動為止,那在訓練獨處時,狗狗就非常容易出現吠叫的行為,更糟的是,要求吠叫會轉成挫折吠叫、情緒激動不知道自己在叫啥的叫...不只吵鬧,狗狗也會處在極大的壓力之下,因為這個溝通管道不管用了,無助又生氣又緊張。關於要求吠叫,這幾天再貼舊文給大家多了解。
 
狗狗跟人一起的生活,不可能永遠不改變、也很難總是以狗為中心。所以,在飼養、教育狗狗的時候,我們主張以「一起過一生」為目的,有些能力、有些規則,會從小就去訂立,狗狗是能夠不斷學習的,而身為家長、主人的責任,就是不要教壞他才又要他改,要滿足他的需求、尊重他的個性特質,但也要在他的能力許可下,用引導與獎勵,逐漸培養他的抗壓性,這樣我們才能達到「一起好好過一生」的最高境界。

#談談你以為的分離焦慮
#要求吠叫 #人狗關係
#教獨處自處沒寫過但很重要

環島旅行的備品 -情緒輔助類 - DDCT 阿魯芭與丘芭卡

  



謝謝 阿魯芭與丘芭卡 Aruba & Chewbacca 家分享
環島旅行的備品 -情緒輔助類
在訓練及提高生活品質上
選擇適當的情緒輔助保養品可以事半功倍
教室推薦的包括:優抗、法國威隆嚼錠、法國法典口服液、法國皮樂項圈(法國產品好多阿😅)、放輕鬆濕紙巾及插電組,學員自己也會挑選其他產品來跟我們討論

---------以下為分享的全文-----

環島情緒急難包
帶敏感恐懼犬出遠門真的不容易啦!
整理給剛剛有在問我
那些是幹嘛家有敏兒的人們👇🏾

#高蛋白 #B群 #Yora能量棒 #很春能量棒
平日都在家睡覺,長程旅行總運動量比平常大,帶些蛋白質比較高的東西運動完吃一下,預防芭芭太累而開始歡癲。Yora能量棒其實蠻方便的,但丘芭卡不愛,所以我直接幫他做他愛的口味了。

#憂抗 #很春舒憂棒
憂抗是阿魯芭從青年犬情緒最嚴重時期開始吃的情緒保健營養品。訓練前會吃,讓情緒稍微鬆弛後再開始練習,幫助練習更順利些。去美容、過年、住宿時也固定吃。今年比較進步後就沒有天天吃了,現在偶爾吃很春舒憂棒保養一下而已,主成份有點像但量比較少。

#花精
在夏威夷看到寵物店都有賣寵物急救花精,是之前阿魯芭很嚴重時買的。說不上有沒有用,反正就都還是把他當訓練輔助物。之前有時候被阿魯芭弄到要崩潰時,給他一滴我會給自己五滴。☺️

#晚安餅乾
本來要帶洋甘菊在路上用泡成熱茶給芭芭睡覺喝,希望睡覺情緒比較不會那麼躁。但想到在路上還要找熱水好麻煩,又怕不喝。乾脆直接再加些安眠食材(不是強姦藥丸)做成小餅乾,到時候直接餵食就好。

現在市面上其實有晚安餅乾了,只是適口性普普,我家兩位不爽和太累的時候不太愛吃。之後我們做的這個很春會出。

#防丟器
前陣子有網紅狗狗掉到山溝出不來,大家又找不到他。這次環島諮詢課有為了這件事問老師該不該練讓芭芭對我們呼叫。因為我們上隻狗狗阿不露營時掉過,然後他天使狗base的都不叫,我們用頭燈找好久。但老師建議弄個按了會發出聲音的物品掛著比較好。怕他們學會要求吠叫後開始叫我們幫他們泡咖啡。(我亂講的)這趴之後在分享試用心得。

先這樣齁!一起加油!
敏兒狗很多,
只是很多一輩子乾脆不出門,
顯得我們的狗狗看起來很有毛病。
不是我們的狗狗有毛病
只是我們比較勇敢願意出去陪他練而已。

分離焦慮

 上週問問大家有沒有想看的主題,結果居然挖了一個大坑─分離焦慮!老天鵝,這個要聊起來可大條了!

_ 
為什麼聊起來會這麼麻煩?首要原因就是,分離焦慮變成一個太常被亂貼的標籤,導致一種常見的論斷:好像只要是主人不在狗身邊時,狗狗發生的一切負面行為都是分離焦慮,the end。
_ 
老酥之前文章有提過,被看成分離焦慮的情形,其實有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原因及類型,像是:依附焦慮、需求不滿足、主人離開後遭受厭惡經驗,是三種常見的類型。這篇文章這幾天再貼上來給大家複習。
_ 
分離焦慮的「分離」也就是「主人離開狗」,只不過是觸發焦慮的一個情境訊號,但那焦慮從何而來?這才是重點。改變主人離開狗的方式,是有可能減緩甚至避免觸發焦慮的,但當狗意識到主人真的不在了,焦慮還是會發作的話,那就要修正得更符合狗狗視角來看看了。
_ 
比方說,獨處的焦慮。有的主人提出的分離焦慮,其實只要有人陪在狗狗旁邊就沒事了,主人怎麼說掰掰、怎麼戲劇化的離開,狗狗都還好XDD 獨處的焦慮可能來自:狗狗在獨處時被嚇到,外在因素如:打雷、地震、裝潢聲、被其他家人/狗欺負;內在因素如:跌倒弄痛自己、癲癇發作、心臟病發作。或是獨處時間有時可能過久,導致壓力破表的印象深刻。
_ 
對環境的焦慮也有可能是以這種型態來顯示,通常狗狗會去黏著另一個人,作為安全感的來源,但不見得會和這個人發生親密、實質的互動,而只是跟著而已。這常發生在狗狗到新環境,如:旅館、美容、送養到新家之時。
_ 
而有的狗狗是就算有人陪、就算在已熟悉環境,仍然無法接受主人離開,即便主人只是去上個廁所、去別的房間。在分析這種狀況的狗狗時,我們也會檢視人狗關係,像是:主人在時,狗狗放鬆嗎?還是一樣很黏很警覺?或是跟主人保持一段距離?/ 狗狗的社會化好嗎?世界唯一快樂的來源只有主人嗎?是否有跟其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是否有其他舒壓管道?....等,因為,信任關係不佳、跟主人的依附關係缺乏安全感的狗兒,跟主人在一起時就不容易真正滿足,主人一離開就更覺被剝奪,那自然會有焦慮問題。而狗狗若是沒有其它讓自己快樂起來、能有所期待的事物,那與主人分離無異是煎熬的到來。(信任關係相關文章再放到留言給大家參考)
_ 
至於破壞家裡、舔舐自己、各種吠叫...,由於在人類眼中屬於「不當行為」,所以也很常被貼上「狗狗有分離焦慮」的標籤。然而,各位知道分離PARTY嗎?就是主人不在的時候,狗狗終於有機會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拆拆家、吃吃腳、管管里民之類的。有時的確是壓力的轉移行為,也可能是內在報酬成癮,但不見得是焦慮喔!狗狗用主人蠻難接受的方法來PARTY(享樂)或舒壓,那就是其他訓練的範疇了,在此先不多聊。
_  
從上述內容,大家應該已經知道 #您以為的分離焦慮可能不精確,那我們把主軸改成焦慮吧。
_ 
若狗狗對某些事情雖會感到焦慮,但不過度、能適度的消解,事件過後還保有恢復原樣的彈性,其實主人就不需要過度擔心。相對於此,大家更應該要了解到,如果狗兒的確患有精神疾病,那麼他對於焦慮的反應可能會過度、調適的能力會比一般狗兒弱,當外在一切已經風平浪靜時,他內心可能依然驚濤駭浪,若是如此,他不容易靠自己冷靜,也不容易因主人淡定而淡定,他會需要藥物的協助,讓他能夠喘息、恢復,否則在過度的內外壓力下,他不但很難成長,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_ 
焦慮,是個正常的情緒,是基於危機迴避本能而存在的警示、防禦機制,它存在的意義是幫助個體逃離危險、找出求生之道,發生在狗狗身上時,是在告訴我們主人說:我們需要給狗兒更好的生活(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只可惜,或許是我們的文化還不能坦然地討論、了解它,所以反而更容易拒絕去面對或草率地想逃避。這產生了各種處罰、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諸如:以往年代的割聲帶(已違法)、戴電擊項圈、口罩、送去鄉下、棄養...等悲劇。幸好,近年來我們台灣的主人,對於狗狗做為家人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也能正視這是人狗共同要面對的課題,身為訓練師真的覺得非常欣慰。所以,既然提到了分離焦慮,那我們有空也得聊一下「分離憂鬱」的問題。
_ 
這個坑很大吧!謝謝認真的您看到最後。此文若有受到大家的喜愛,那我們 #大坑週 再繼續深入吧^__^
_ 
文:小魯媽
 
#談談您以為的分離焦慮

為什麼要上課? - 江江

  


為什麼要上課?

常有人問小編,為什麼狗要上課?為什麼要教他們那麼多東西,適性發展不好嗎?

若答案是「建立人狗信賴關係,讓生活衝突少一點」,聽起無敵抽象😆。換個講法,上課是「建立可協助狗兒融入各式生活的管道」。

小編曾住過都市區,是飼養都市狗的苦主,各種複雜刺激,快速出現不同等級的轉移行為;本以為搬到南部,住到偏鄉後會比較少遇到,但其實不然;狗兒出現的是極慢性的壓力累積,當行為問題出現時,已無從追縱觸發點(因為每個小事都變得更加敏感😫)。所以,行為問題擺著並不會自己好,若使用錯誤的方式,變嚴重的機率就越高喔!

我們協助主人教狗兒:
🐕不怕了,才敢嘗試
🐕不躲了,能去更多地方
🐕不氣了,努力適應生活
🐕開始期待與主人合作

即便是轉換環境,作息調整也能快速適應;即便刺激變複雜,也能找到應對模式。能力越強,選擇才更多。

狗兒很單純,當你決定要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總是滿心期待與接受。

#DINGO
#DDCT
#DVM

需要矯正護食嗎? - DDCT 噴火

 



[需要矯正護食嗎?]

我想,每個人針對這個問題,應該都已有既定答案。
以下便來釐清護食問題的脈絡,協助各位思考:我的答案是最好的方式嗎?有沒有更佳的解答?我的狗最適合採取哪種應對方法呢?

護食,一般在行為中,我們會將其歸類為"護資源"的一種。
資源,舉凡食物、玩具、睡窩、主人、相處時光、空間、甚至其他同伴(比如自己的孩子、同住的狗、貓、人,甚或是被牠認定為同伴的其他動物)……皆可成為護資源的標的,只要是這隻狗狗重視的東西。
當然,對每隻狗而言,重要的東西不盡相同,會護食的狗未必會護玩具護主人,護主人的狗也未必會護睡窩護其他同伴,但是,一般而言,若以錯誤的方式矯正狗狗護資源,多半會使得情況更為嚴重、甚至讓原本不會保護的標的,也擴大成為牠護資源的目標。
為使議題單純化,本文先簡化為僅討論護食問題。

在回答本文的問題:需要矯正護食嗎?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探討會讓狗狗護食的原因。
一般而言,大致有以下幾種狀況,會造成狗狗的護食:
1、資源貧瘠:
食物過於好吃、稀有、或極度缺乏,都有可能造成護食。
2、無安全感:
進食時常被打擾、試探、或者剝奪,無論是剝奪食物、時間、或空間。
3、創傷經驗:
曾於進食、啃咬時被搶奪、驚嚇、或是處罰。
4、壓力過大:
長期無法安心進食、身體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甚至其他基本需求的不滿足(比如免於恐懼的需求、得以紓壓的需求),演變成護食問題。
造成每隻狗護食的原因不盡相同,幾個原因加疊也很常見,所以需不需要矯正、要用什麼方式矯正,當然不盡相同。

若以非常簡單的分類來講,
資源貧瘠的狗狗,我們要做的是滿足牠的需求、及做好環境管理;
沒安全感的狗狗,要做的是別再打擾牠、給予安全感及信任感;
有創傷經驗的狗,可以透過減敏反制約讓牠慢慢淡化不良經驗的影響;
而壓力過大的狗狗,則是根本不該針對護食問題,而是追蹤源頭、解決牠的壓力源、及創造牠的紓壓管道。
但是,實際狀況永遠不會那麼簡單。

除了上述護食原因有可能是複式的,以實際操作而言,若給予(獎勵)的時機不對,反而有可能變成增強狗的護食行為。
比如因資源缺乏而護食的狗,牠一護食皺鼻、你就再丟一塊牛排給牠,這其實是在鼓勵牠繼續護食。
而若牠皺鼻、你為了不要正增強牠皺鼻護食的行為,反而更逼近牠,在學習理論中這是正處罰皺鼻行為沒錯(若光以理論而言,的確會減少狗皺鼻的機率),但是,有可能牠就不皺鼻、而直接開咬了。
失敗的護食矯正訓練流程,大致會是這樣:
1、人靠近—>狗皺鼻—>狗得到牛排:正增強(增加皺鼻行為)
  人靠近—>狗皺鼻—>人遠離:負增強(增加皺鼻行為)
2、人靠近—>狗皺鼻—>人更逼近:正處罰(減少皺鼻行為)
  人逼近—>狗開咬—>人嚇退:負增強(增加開咬行為)
所以,一定有人會問:狗狗皺鼻時我既不能獎勵、也不能離開、當然更不能逼近牠揍牠,無論怎樣都是增強狗的皺鼻護食,那我到底要怎麼訓練?
我的想法是:第一、皺鼻總比開咬來得好。第二、除了當下的環境管理,訓練永遠強調的是預防勝於治療、追根究底正本清源,而不是專注在末端的"護食問題"上。

而我若只做環境管理,比如狗會護食,我就在牠吃飯時遠離牠、絕不搶牠東西、絕不打擾牠,然後再也不去處理護食問題呢?
我認為這個方法是可以辦到的。比如影片中的咩咩,牠幼年時對需要啃咬的食物、尤其是棍狀物嚴重護食,不要說碰到牠的食物了,根本連站那麼近拍影片都不可能。
除了滿足牠的需求、增加牠的安全感信賴感,我透過嚴苛的執行環境管理,不再給予任何需啃咬的食物、即使吃一般食物我也離八百里遠,再輔以轉移注意力大法、有剝奪必有極大補償,並積極做嘴勁控制訓練、放下東西的指令訓練,而完全沒有針對護食做任何訓練(比如慢慢靠近做減敏),有一天,牠就不再護食了。
啃咬時可以讓我在旁邊、我可以摸摸牠、摸摸食物、甚至把牠正啃得開心的鹿腿骨拿走。

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個但是!
如最前面所說,造成狗狗會護食的原因不止一種。若牠是因為身體狀況、重大創傷而造成的護食,不再去碰觸牠創傷踩牠的雷,有可能慢慢就變得不護食了、當然也有可能護食依舊。
並且,即使有機會慢慢就變得不護食了,在這段慢慢自癒的時間裏,一方面狗狗便是承受著"吃飯時我不准別人接近"的壓力;另一方面,飼主真的能做到100%的環境管理嗎?
我的家人會不會食物剛好掉在狗旁邊呢?散步時狗會不會剛好撿到有害的食物呢?狗友會不會剛好在玩排排坐吃菓菓呢?路人、或者是兒童,真的能好好遵守我訂下的吃飯時的規矩嗎?(遠離、不打擾)
在自癒期的每一次環境管理失誤、就增強了一次狗狗的護食行為,然後使得自癒期更長、或情況更嚴重。

我個人認為,站在負責任的立場,理應不能將問題單純化:護食就一定是牠吃不飽、吃飯時被人鬧。
護食問題應該是在狗狗護食前時,就去預防、去理解、去管理的問題,而不是實際護食後才來訓練。
狗狗在護食的當下不能獎勵不能處罰,但如果只是不會傷害到人及狗的肢體語言(比如皺鼻),我寧願它是被獎勵到,而不是被處罰。
當然更不能把結論丟給狗,讓牠慢慢自己處理、自己消化、自己理解,然後期待牠能找到一個人類會樂見的解答。
我們不能將出現護食行為這個結果去脈絡化,只針對結果去矯正、或不矯正,而不去慢慢追本溯源,釐清一開始、以及中間我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而導致今天的結果。

護食其實是冰山一角,真正大的問題反而是潛藏在水面下。

如果您的狗狗護食,需要矯正嗎?我想大家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有沒有新的想法呢?

幼犬週

 


 
下面那張表格列出幼犬常見的問題,左手數來兩行,都是標配,基本上養幼犬一定會發現在這些事情上有點兒卡關,所以也不能說是問題,而是必作的習題吧!拔麻們沒遇到的話算您幸運,遇到了的話就是正常,千萬別覺得狗狗是惡魔啦或很不受教什麼的,必經的過程、您本來就該教他的。
. 
但最右邊那行,就比較特別了。通常是在幼犬期身心受過重大的負面影響,才會導致明明該傻憨貪玩顧吃好逗的年紀,卻出現了問題行為。
. 
比方說,太早離乳、太早被換成硬食或很少餐量(次數、份量)的狗狗,很容易出現護食的狀況,大部分是在吃東西時下意識的兇靠近的任何東西,包括:主人的手、其他狗狗,嚴重點則會在吃飯前、吃完後都依然在保護。如果遇到這種情形,除了絕對不要再故意刺激他的地雷,要讓他安心的吃飯之外,優先要做的是餵食足夠的次數、份量給狗兒,一般來說幼犬一天要吃三到四餐,隨作息/運動來改變份量,也要視口腔狀況、腸胃狀況來選擇適當的食物。確定狗狗是能被餵飽的、不會過度飢餓的,才來做減敏練習,否則只會越練越兇、對主人越來越敏感。
. 
有些狗寶寶很小的時候就生了重病,需要接受比較辛苦的治療、並密集上醫院,在家也要接受照顧。這對於狗狗的健康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對他們的心理層面來說,常常會造成社會化負面的影響。比方說:因為接觸到的外人,常是要限制他們、讓他們疼痛的,因此類化成對於他人靠近很敏感,也不喜歡被圍繞;常出外的地方,是醫院,因此要出門就緊張;在家如果主人靠近、抱起來,不是檢查就是擦藥、餵藥,因此跟主人的感情就變得很不容易親密。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壓力加總起來,也會令狗兒出現 #壓力轉移行為,幼犬通常以吠叫、過度破壞啃咬、亂吃異物、很難學習定點大小便等方式呈現,情緒上則會顯得極端化,有的幼犬變得非常激動、有的變得非常易受驚嚇且退縮,也有狗兒在兩者間變來變去。
. 
像這樣的小狗,主人要以「他是受到身/心過度壓力的小孩」這種心態來照顧養育。當然,一開始是非常辛苦的,因為狗狗會變得較難以預測,也不大好安撫,所以適當的管理就很重要,除了設計好的環境、作息、活動內容、互動方式可以帶來狗兒的安全感之外,也可避免意外發生。如我們之前文章所提,管理也要滿足,在這樣的前提下,重新一點一點補回進度,把該教的慢慢教回來。
. 
在養幼犬的過程中,主人可以用「每個禮拜」為單位去檢視狗狗有沒有成長,如果主人有在教,他的表現會每一兩個禮拜提升一些,有進步的趨勢,代表主人的做法方向應該就沒錯了。但如果已經有在教,卻發現沒有改善、甚至惡化、複雜化,通常的原因是:
. 
1. 主人的教法錯了,可能是變成獎勵狗狗錯誤行為,狗狗就會更常且更開心的"表現"錯誤行為給您看XD、也可能是您的教育令狗狗害怕,反而出現壓力轉移行為,問題就會變複雜。
. 
2. 您看到的問題只是症狀之一,但您沒有查覺到引起這些行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所謂當局者迷,況且也可能有些知識是您不具備的。
那麼建議要盡速上課,否則越大就越麻煩。
. 
來學校上課的幼犬寶寶,各式各樣的個性與背景都有,也因為這樣,他們所需要的生活指導其實是不一樣的。往往主人都是因為用網路的教法不管用,趕快來上課。這是很正確的決定!像是都被敘述為:很好動、很愛玩、很愛殺玩具、咬人很大力的狗狗,有純粹搗蛋鬼個性的,但也有因為小時候生病太被剝奪,出現壓力轉移行為才變成這麼過度的。那如果都用同樣方法去養,結果一定不會很成功。
. 
但無論怎樣的幼犬,無論來的時候是會咬人的還是會躲人的,是龍捲風型還是林黛玉型的,他們共同的特色是,只要主人給予耐心、照顧需求、用引導與獎勵去教導,成長與改變的速度都很驚人!
. 
訓練並不是要讓狗狗都變成同樣的模板、機器般的反應,而是主人去了解狗狗的個性與特質,他的強項與弱項,強項讓狗狗好好發揮,他就會快樂;弱項則是由主人去保護、有適當的機會就讓狗狗去嘗試去成長,一起學習如何可以讓彼此長長久久的共同生活。養幼犬就是替自己的人生增加個新隊友的概念,只是未來他會成為好隊友還是豬隊友,這就要靠主人囉!


Prompt (DINGO specialty課程)- 江江

 

 

10/10 Prompt (DINGO specialty課程)

*生活中有許多提示、暗示
Ex: 出門前拿鑰匙、換衣服,可能就是代表等等你要出門了;若您家毛孩很會辨識各種提示,也代表很容易跟「好與不好的事情」做連結(ㄜ而且通常都是後者)。

就學習新事物來看:
提示可能讓狗兒過度依賴
但也可以提高學習的動機

端視飼主怎麼抽離及利用唷!

這是當天上課學到的新才藝,拿回家陪卡莉玩,發現他很有天份,一學就會。提供給大家當下雨天陪狗狗的新選項😆

#DINGO
#DDCT
#DVM
#怎麼玩都輸
#但都有零食可以吃XD

管理 + 訓練 = 有效率的進步

 



【管理 + 訓練 = 有效率的進步】

老師,我狗要怎樣才會學會遠距招回?
答:
一直牽短是學不會的。因為沒機會練習。
都不牽他也是學不會的。因為太多機會學壞。(不回來=可以偷吃、玩更久、逃避討厭事情=增強了不回來的行為)

狗狗無法回應主人的引導與獎勵時,以管理為優先。狗狗有能力可以配合、周遭變因可管控時,以讓狗狗有機會練習為優先。這樣子的搭配,狗狗才會越來進步、越來能在複雜狀況下跟主人合作。

比方說:
1. 幼犬還不會定點上廁所,那應該限制活動範圍,但在設定的範圍中,提供很多練習的機會、大量獎勵。而當他認定點的能力提升後,隨之增加可活動的自由空間、減少主人緊迫盯人催尿的輔助。

2. 狗狗還聽不懂放開嘴裡東西、還無法抗拒干擾而回到主人身邊時,就不該讓他有機會偷到家裡東西或路邊東西。

從玩具、中性的物品開始教狗狗放開嘴裡東西;練習各種食物或誘惑物的交換;身體減敏讓狗狗能願意被扳開嘴;設計情境教導招回;散步規矩的提升;…………多管齊下的去培養各種能力,就能依據狗狗能力來決定可以在何時、何地、何種程度的監督下給狗狗自由。

3. 如果狗狗還很怕某事物,那不能在練習減敏的同時,又時常讓他經歷負面事件,否則減敏的成果很容易被破壞。

比如說邊練剪指甲、邊讓狗狗被剪到流血;邊練習聲音減敏邊讓他處於被打雷鞭炮門外聲響驚擾的生活;邊練習對狗社交但老是帶去狗公園可能會被霸凌;邊練習對人社交邊被家人欺負……

管理的層面不只是環境,還包括:時間、對象、刺激干擾強度、互動內容(事件)。一定要建立起狗狗新的應對機制,來去替代過往的習慣,才放寬管理,否則訓練的效率是很不好的。

狗狗有多少能力,才給予多少自由,不是先放任狗狗,當他做錯了不但不教他,反而還開始剝奪他的自由,這樣狗狗才會越來越挫折。請記得,給予自由的相對面就是較高的風險,人和狗狗有對應的能力嗎?弄壞了修得回來嗎?還是是一種賭博心態,搞砸了再說呢?承受孤單/驚嚇/被討厭…後果的狗狗是無辜的!

此外,千萬別忘記,就算是在高度管理的狀態,也必須要滿足狗狗基本的需求:營養及醫療、免於威脅恐懼、紓壓、運用感官、社交。如:幼犬的圍欄內要有可吃喝可破壞可休息可讓主人進來互動、就算尿錯了也無妨的設定、每天該動該玩該陪的時間都要夠;不能放繩但也要滿足運動嗅聞搜集資訊紓壓陪伴等外出應得的好處、缺的要想其他活動/措施予以補償…,生活品質夠好,狗狗才能安心的學習並進步

當然,又管理又滿足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能想到的方法、能切入的點不多,所以訓練師會盡量理解狗狗的生活與行為,幫助主人找出解決的途徑,同時也教導主人如何訓練、提升狗狗能力。目的就是邁向更自由、更多選擇、更輕鬆快樂的生活。

不管理不對、只管理而造成需求不滿足也不對、純管理有滿足但不想提升能力則沒有對錯,只是當無法管理或滿足時,能變通的選項很少,人狗會變得很辛苦。擅長管理也擅長增強能力,收放自如的同時也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繼續成長,這是我們追求的訓練哲學。跟大家分享~

當事狗:視其收訊範圍及硬體是否過熱來決定可給予多少自由的黑狗.看吉普車想追ing

有關狗狗看電視 - DDCT 阿魯芭與丘芭卡

  


阿魯芭小時侯有天在播狗狗旅館
發現他跟著看了整部,還隨著裡面的狗狗情緒變動,
後來我常常用電視在控制他。

在外住宿早上顧門叫,我就是手一伸拿遙控器轉動物星球。
臨時要出門怕他搞破壞鬼叫,轉電影台他也蠻有感。

後來他開始肚爛一些角色
像是John Wick的狗,金鋼狼、綠巨人、刀疤、某鵝
然後開始會咬電視,
現在想想都是些情緒緊迫的角色。

前陣子上課時
老師發現他很會盯微小動作變化,
跟他盯電視動作細節時很像,
提醒我們不要再給他看那麼多電視,
因為每次都是個負面練習。
所以我們也減少了電視時間,
有恐怖的畫面也叫他轉過去不要看。

前陣子我發現有狗狗頻道這東西!
免費系列就有些狗狗平靜節目可以看了
裡面的狗看起來都ㄎㄧㄤ掉的peace
也不太會直視鏡頭讓觀眾狗有壓迫感。
還有很多正向音效配安定音樂,
阿魯芭看這頻道內容頂多視線追逐而已,
沒有咬電視或發飆的狀況。

但剛廣告是毛起來洗
去當model的同學毛筆就這樣衝出來,
阿魯芭還是吼了兩句。

不要這樣,
忌妒人家第一名模喔?

——


老酥也想說說:

我們常在說訓練要搭配管理,才不會前進三步後退兩步,如果狗狗本身有因小刺激(特別是視覺)就有大反應的特質,而看某些電視畫面會讓他複習激動反應,這樣就要幫他做節目分級(這就是管理)喔😆 相關概念在線上講座的如何協助敏感恐懼狗有提到。

像雙芭家還進階做了教狗狗“不要看”,就是個很不錯的轉移注意力的應對方法,狗狗在外面遇到其他刺激時,相信也能用上這技巧。

還有也可以教狗狗平穩、留在原地的看,搭配口語及零食獎勵,改變狗狗衝出去或吠叫的反射反應。不瞞大家說,老酥領養的前科犯以前在路上還會噴出去咬人咬狗時,在家可是用電視影集做練習呢!

2. 不是每隻狗狗都會看電視,好像也沒什麼相關的研究,歡迎大家分享家裡的電視兒童喔!

老酥家的拉拉(上面說的前科犯)就超會看的,對駿馬特別激動😅😅😅

創造生活的小確幸 心得分享 - DDCT筱涵

  


「創造生活小確幸」-進修課程

課程當天,偷觀察了參加人員有哪些人?
發現其實ㄧ部分都是訓練的佼佼者,
那為什麼還想要來上課呢?
.
「想要知道究竟在近乎滿足的人犬生活中,能再碰撞出什麼幸福火花」-恍然意識到這就是所謂愛就是一輩子的經營。
.
講師開門破山直接給警語⚠️
「創造小確幸必須在 “滿足生活所需” 的前提條件下,並不能先做了剝奪再給予。」(如:不給正餐吃,直接做訓練)
.
小確幸的來源分為四部分
🎁驚喜 🎁幫助/ 🈵回饋 🈵給予能力
.
在做行為諮詢服務的工作中,
不乏許多修正生活/飲食習慣後,行為不良問題好一大半的家庭,上述通常也屬於前兩者驚喜與幫助的修正。
.
🎁驚喜、幫助也是最容易達成的小確幸目標。每隻狗能藉由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玩樂」做搭配變化,規律中的小驚喜變化提供了狗兒的期待;人犬具有高度信賴關係下,主人清楚計算狗的壓力閥值,當有危險時主人挺身而出介入保護,避免沒自信的毛小孩自己做決定但失敗,造成更加敏感問題。
「主人若能觀察越仔細,越能夠超前部署,給予狗支持幫助。」

🈵回饋是人犬關係的關鍵因素,了解狗的肢體語言,就清楚牠想對你說什麼,這時候人也必須給予回覆,原則統一的「不行」(拒絕),比主人默許但隨後卻不行好多了。「我看見了,我會幫你處理。」針對狗當下的需要而言,就是最大的回饋。
.
🈵最後且較難的小確幸,則是需要人犬一直不斷到老都要持續給予彼此能力,當每天能夠勇敢一點、學會一些,會害怕、會不舒服的狀態就會少一些。
.
藉由各類型小確幸的搭配運用,解除每天細小壓力的累積,我們終將可以擁有一隻不崩壞的毛孩子,這也是最重要的事。

#DDCT寵物照護管理士 #DINGOTaiwan
#創造生活的小確幸 #行為課程進修
#最重要的小事是與你分享幸福

敏感恐懼型的狗狗到底怎麼幫助他們? - DDCT Allen

  


敏感恐懼型的狗狗到底怎麼幫助他們?
-
營造安全感不受威脅的生活才是首要條件
舒適圈(能力圈)>學習圈>恐懼圈
-
主人的應變能力是幫助恐懼狗的主要依靠
1. 主人會在發生問題的時候挺身而出
2. 主人會先行提醒狗狗討厭的東西將會出現
3. 主人能幫助狗狗保持專注度,以陪伴狗去避開意外的能力(可以看主人、可以快速通過討厭的東西、去旁邊上廁所、可以吃東西)
4. 主人會提供有效的選擇(避免將狗推向危險)
5. 主人會給予回饋及安撫
6. 幫助狗狗得以逃離,避開跳脫當下、轉換情緒的能力
7. 主人的情緒穩定/放鬆能幫助狗狗增加安全感
8. 也許狗狗是生活中快樂的來源太少
9. 需要幫助狗狗建立被獎勵的感覺
-
幫助狗狗增強應變能力擴大舒適圈,不停的把學習圈變成舒適圈,在能力圈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害怕的事情也能自我解決,一時被嚇到也能去做其他的事情,避免陷入被杏仁核綁架的恐懼經驗
-
動物福利,狗狗的五項自由
免於飢餓
免於傷害病痛
免於緊迫不適
免於痛苦
自由表現行為
-
#ddct
#dingotaiwan
#浪浪別哭
#吐司寶每天都是這樣學習擴大舒適圈的

創造生活的小確幸 心得分享 - 逗點媽

 

(前言提要)
話說前幾日逗咩回廠想再多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結果老大出了個大課題大考驗:找出逗咩現在的特定行為模式是反應什麼狀態;推測當下停留在人生中哪個燦爛階段😂又或是腦袋中正在重複上演什麼歡愉情境?考量她的情緒…肢體動作…重複行為等等等去回推…maybe回到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

決定從近期的影片開始重新審視:逗小點她稀鬆平常的反應,其實早就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就讓奴婢繼續挖下去…(邊做邊忍不住想為什麼有這種高難度任務…而且還沒有別人的答案可以偷😫)(然後又自信爆棚的想一定是因為我們太優秀了真有夠不要臉的學姐)

一開始就從作息比重較小的散步開始吧😘雖然有外在環境這個大變數,但在分析複雜人生的此時,反而更容易接近真相😅在家的特定行為形成因素可就多到奴婢想念媽媽了🤣

至於還有重拾舊才藝創造小確幸這部份,待奴婢去把當年準備高級班考試的檔案找出來,再慢慢一個一個來好好玩一遍吧(為啥有點百廢待舉感)😓

#逗咩復健人生
#咩的智力腦力活力我努力😍
老蘇總是笑笑說一堆然後回家才發現出手有夠狠🤣

補充說明:幾年前逗小點經過專科醫生診斷有極初期失智現象,而回廠時老大提供了人類阿茲海默及帕金森氏症共同的腦路狀態參考(哎喲我知道意思但寫不出來啦),反正就是前言提要那些現象(有夠敷衍)…所以雖然在狗狗方面尚無此方面參考依據,但多個考量點也不無壞處,如果因此更徹底了解並分析她現在(偶爾斷片)的思維,也就能更即時給予支援,貼近需求就能創造更多小確幸囉😆報告完畢😂

D.I.N.G.O. DOG CARE TAKER (D.D.C.T. 寵物照顧管理士)

更多資訊,請參考頁面說明